美丽冻人——冬季坝上摄影和防寒交流

作者:Photoworker 来源:美丽冻人——冬季坝上摄影和防寒交流 责任编辑:guigui8

风小鬼、牛一头、老汪和我一行4人,刚从坝上返回杭州,此行收获了一些片子,也收获了一些高寒地区的防寒经验。在这里希望能和大家交流冬季坝上的片子以及防寒方法,我先抛砖引玉吧。


(坝上4人帮——从左到右为‘牛一头、风小鬼、photoworker、老汪’)

就我个人心得,坝上冬季很难拍到大场面的东西,画面太空旷,可以构成画面的元素实在少之又少,基本上就是蓝天或者远处起伏的山峦做背景,白雪或者白桦树做前景,如果能有牛马羊做前景,那已经很难得了。而且要拍大场面也得在日出后或者日落前的一小段时间,这个时候层次丰富色彩鲜艳,比较容易出作品。而白天其他时间,由于阳光强烈,加上白雪反光,使得明暗反差很小,画面很灰,很难出好片,尤其是大场面的作品。所以这也是说广角不是很好用的原因。

但是广角在拍摄小景——就是我说的电脑桌面的图片却很管用。靠近了拍,细节、质感都得到很好的表现,还可以表现空旷、苍凉的意境。但是要表现空旷、苍凉的意境,就得注意背景的安排,前景的取舍。风小鬼说我经常趴倒取景,就是对背景前景作出取舍,其实就我个人来说,不太喜欢用特殊的姿势来拍摄照片。为了避免画面空白太多,就只得有意安排一些前景,比如小草、动物、树影、白桦树等都是很好的前景,合理的安排这些前景,可以使得画面丰富生动。

另外,就曝光来说,自动相机的评估式测光基本上没有任何问题,我用5D,相机的测光值非常准确,有时为了画面层次丰富一些,我都得减少曝光量。我用T3拍反转片,完全不做任何补偿,底片冲出来曝光准确,看来白加黑减的规律已经有些过时了。而且现在无论是反转片还是CCD,最后都得经电脑后期处理,过曝是无法补救的,而少量不足,是可以调到正常的,所以建议大家不要担心把雪拍灰了而增加曝光量。

按照经验,整理了一个装备小贴士。先说明一下,本人是器材佬,在能负担的情况下,都是买最好的,所以不具备广泛的参考意义。另外根据经济规律,‘一分钱一分货,一毛钱二分货,一元钱三分货’的原则,好的装备性价比最差。还有就是要考虑这次购置的装备今后利用率有多少,如果不多,那么尽量买便宜的。

我们不能参照当地居民的衣着来购买,因为需求不一样。当地居民完全适应这里的气候,加上冬季比较空闲,运动少,服装只要足够保暖就行了,其他要求不高。而我们摄影人对服装要求是——保暖、防风、排汗、透气、轻便、防水、美观,当地人对排汗、透气、轻便、防水要求不高。比如一件羊毛军大衣可以顶很多装备,但是很笨重,也不方便。而且我们要穿的比当地人还要保暖才行,因为当地人一般不会长时间在外面停留,尤其是不会长时间不动。另外户外店的经验也不能完全参照,他们主要是针对驴友推荐的,驴友是长时间大运动量,他们身体自身产生的热量比我们摄友要多很多。

1.外套要轻便保暖,防风性好,户外的冲锋衣最合适。里面要有或者配上保暖的内胆,羽绒服内胆最好。或者直接买防风好的羽绒服,要带帽子。羽绒服里要穿抓绒衣或者羊绒衣,进一步保暖。最里面要穿排汗保暖透气好的户外内衣,一般纯棉内衣最好不穿,因为运动量大了一出汗,就会贴在身上很不舒服,还会吸收体温,影响保暖效果。

2.裤子要求和衣服差不多,也要同样搭配,然后要装上雪套,防止雪灌进鞋子和裤管。我们摄友去的地方几乎都是踏着积雪行进,雪套非常实用。

3.鞋子用户外的中高帮登山鞋是最佳选择,这样的鞋子轻便,防水防风好,里面垫上棉垫,穿保暖排汗好的户外厚毛袜,这样保暖效果不会比当地人穿的棉鞋差。有时保持鞋内干燥甚至比保暖更重要,每天晚上最好把鞋垫取出,放在暖和的地方烤干。如果不考虑重量,军用棉皮鞋也可以,但是也得要买排汗的袜子,否则脚出汗后鞋内潮湿,会更冻脚。

4.帽子,帽子看你的外套的帽子是怎样的,如果外套帽子保暖好,那么不用帽子,围一条毛围巾也可以,用来围住鼻子下巴等部位,尽量减少裸露在外的皮肤面积,尤其是耳朵最容易冻伤。如果外套的帽子不够保暖,那么就要买厚的毛线帽、抓绒帽或者打劫帽,尽量把头部包裹起来。

5.手套太厚不利于操作相机,太薄不能保暖,如果可能,那么厚手套里加薄手套比较合适。嫌麻烦也可以买一种户外用的加厚防风的手套,我用的是奥索卡的一款手套,防风和防泼溅水,保暖不错,手指有防滑胶,操作数码单反和小旁轴一点问题也没有,除了最后一天早晨,握持相机时间过长和长时间吹风,感觉冻手外,其他都状况良好。

6.护肤用品:坝上冬季非常干燥,晴天阳光强烈,紫外线很强,所以保湿防晒的护肤品很重要。润唇膏、润肤霜、护手霜都要带上。

7.眼镜、头灯、雪杖视情况而定,大晴天雪地反光强烈,长时间眼睛吃不消,虽然不至于导致雪盲,但是眼睛很不舒服就是了。眼镜尽量不要用金属框架的,否则眼镜跟皮肤接触的地方容易冻伤。如果长时间步行或者经常爬坡,登山杖就很需要,雪地松软,踏出一步经常会滑回半步,有雪杖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有独脚架功能的雪杖就最好了。

8.摄影器材,镜头尽量带中长焦的,广角也有用处,但是机会不多。电池要带足,数码相机最好带3块电池,把电池放在贴身衣服口袋里能使电量更持久。全金属的3脚架,最好用有绒毛的网拍吸汗带,把经常握持的部位缠上,这样既防滑,又不冻手。

9.取景时主要不要把呼出的热气吹到取经器和液晶屏上,否则上面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了。还要注意不要把湿润的嘴唇、手直接接触金属部位,否则极有可能会被冻粘上。一旦冻粘上不要紧张,不要用力拉脱,而是用嘴吹热气来解脱。

10.全神贯注取景观察时不要忽略手、脚、耳朵、鼻子等处的温度,否则等发觉痛痒时,已经冻伤了。

11.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不要急着取出相机,要过一段时间再打开摄影包,室内外温差越大,就越不要急着开包。拍摄时也要注意相机的保暖,热胀冷缩的膨胀率不同,是最容易损坏相机的,尤其是电子元器件很多的数码相机,最好配一个保暖套,照材市场有卖的。

12.看到摄影杂志上说,三脚架的云台在由室外进到室内时,也要包裹起来,不然结露后会渗到球头内部,再出去时会被冻住,无法调节。我这次就遇到这种情况,早晨的时候,云台水平调节时效,调节水平转动都是靠旋转中轴完成的。

13.可以带一些巧克力、牛肉干一类的热量高的食品,关键时可以补充热量。另外如果温度在-35°以下,建议大家就不要外出拍片了,因为在外停留时间过长肯定会被冻伤。


风小鬼的作品

(风小鬼的作品)


牛一头的作品

(牛一头的作品)


photoworker的片子

(photoworker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