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雪乡初探——行摄五日游

作者:渔泊涯 来源:中国雪乡初探——行摄五日游 责任编辑:guigui8

12月14日—12月19日(上周五下午——本周三上午),本人参加了一次中国雪乡五日游摄活动(除去火车、旅游客车行车等时间,实际拍摄时间为两天)。报名前我对雪乡概念十分模糊,只是见过杂志和网上几张大同小异的图片。报名后组织者又根据参加者要求(主要是为时过早,12月份雪量太小)推迟行期一周,但与我的行摄计划发生很大冲突(大中幅聚会、无忌年会等无法参加)。考虑到已交旅途费用和其它因素不好言退,就迎着头皮前往了。好在组织者是个多次组织雪乡行的驴友+色友,有专题文章和摄影作品发表在某杂志上,我也就姑妄听之信之了。

行摄途中,组织者详细介绍了有关雪乡的天文地理知识和雪乡摄影经验,算是雪乡初探收获;行摄当中,虽然雪量未到极点,但在12月中旬能达到40cm,也算是稍强人意了。

号称中国雪乡既不是村也不是镇,因为我问过许多哈尔滨和牡丹江人,他们只知道亚布力是黑龙江内地雪最多的地方(边远数漠河),而不知道什么其它更有名的地方。听了旅游小哥的介绍才知道,中国雪乡是指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县(市)的双峰林场。在这百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是贝加尔湖冷空气和日本海暖气流交汇处,这里出现的特殊气候是百里之外的其它地方没有的。

在这里,冬季多阴雪,夏季多阴雨,一年中雪季与雨季各占半年。据这里的老乡说,每年阳历10月份就开始落雪,一直到来年4月底雪才融化。雪乡的雪量最大、形成冻雪层的月份是3月。著名诗人于朔天在诗中写到:“阴阳相抵入海林,犹如胡天雪纷纷;双峰林木接天外,秃顶山座白玉尊”(注 胡天,指甘肃玉门关一带,唐诗有“胡天八月即飞雪”句。双峰、秃顶,是指林场周围山名)。当地老乡还说,这里春秋时间分界不明显,不下雪了就改下雨了。一年到头,雨雪天比晴天多,周围都没有这种气候。大概是这种特殊气候原因,这里的森林特别茂盛,40年前解放军就在这里开辟了八一滑雪场,作为八一滑雪队和国家滑雪队的训练基地。随着改革开放,这里又成为中外知名的旅游地,元旦春节期间,大量南方旅游者蜂拥而入,这里只能接待少量住宿,多数都是坐大轿车早来晚归,住牡丹江或哈尔滨。至于黑龙江许多人不知道这个地方,那是因为黑龙江人看雪看多了,没必要到这里来。

摄影人需要的是看片子,白活多了让人烦。但我的片子不如我说的好,说的不如我写的好。好与不好您多包涵,您凑活着听、您凑活着看。说是雪乡,其实没多少人家。现在这里生活的人,大都是当年林场单身职工带进来的亲属。这就是位于山脚下雪乡人经营活动的中心,游客在此下车,然后开始四散观光活动。



  我们是下午到达雪乡的,晚饭后看到的都是游客放烟花场面。



  雪乡的清晨风云变幻,每一镜头都是过去,永远不会重演。



  刘欢在那首歌中唱到:“下雪了,天晴了,下雪别忘穿棉袄;下雪了,天晴了,天晴别忘戴草帽,戴草帽…”。听起来像是唱给傻子的。傻话对我们也有启示:“下雪了,天晴了,下雪别忘挎影包;下雪了,天晴了,天晴别忘去拍照,去拍照…”。没有好景,相机可以白带;有了好景,不能没带相机。



  《篱笆·女人·狗》中有句唱词,“还有那条看家狗,汪啊汪的咋就那么狂...”雪乡的狗很多,但都很老实,很少有大吼大叫的。



  雪乡,你早!在雪乡清晨起身最早的,既不是摄影人也不是游客,而是雪乡人、雪乡狗。



  雪乡,晚安!雪乡人的一天是忙碌的,晚11点后才灭灯。在与雪乡人你会感受到他们的朴实敦厚,他们店门口的“地地道道山里菜,实实在在山里人”红联,是恰如其分的。



  现在我总结一下来到中国雪乡应该主义事项:

1、帽子:要戴能护住耳朵的防寒帽子,年轻人容易出汗,讲究外观最好是厚毛线帽+口罩+毛围脖,不讲究可以买老式皮棉帽+口罩。我行前向亲戚找了一顶东北野战军现役被装“雷锋帽”,栽绒很软,前面有鼻子防冻横帘,脖子鼻子一起遮了。但这种棉帽在军品门市部没有,那些都是假的,栽绒很刺人。

2、手套:最好是防风保暖的皮手套+绒手套,拍摄前一起戴着;操纵相机时只戴绒手套,冻得不行再伸进去。我以前有一双飞行员那种外麂皮里羔羊皮毛手套,虽然手指活动自如,但操纵相机还是靠白线手套(就是买相机时那种防脏用的白手套)。

3、鞋子:比平时大一号的旅游鞋+厚线袜即可,袜子最好有两双,每天更换一次。当然,穿登山鞋也可以,但山路不长,显得笨重。不论穿什么鞋,最好裤脚能扎紧并覆盖鞋口,防止雪往鞋口里灌。据说那里有那种高筒毡靴可以租用(80元),我没进商店,但这种东西肯定有卖的。

4、衣裤:最好是抓绒衣裤(冲锋衣裤)+保暖内衣+皮棉马甲,主要是防风、保暖又吸汗,行走也方便。我在雪乡外面,上衣是带羽绒胆的吉普牌上衣+毛衣+内衣;下面是呢子裤+毛裤+内衣,没有感到一丝冷。以前,冬天在长城上穿羽绒服反而感到不挡风。雪乡那里是个山坳,有风也不大。我们在时平均温度最低只有零下八度,白天很暖和,但早晚很冻人。

5、衣袋:衣服外面最好有大口袋,一边装临时装卸的相机附件,另一边装巧克力、香烟等。

6、数码相机电池:至少两块,最好3块。但不像传说的那样很快没电,充电器要带就不用说了。

7、相机保护:进屋前先用塑料套将相机包紧(塑料袋里空气越少越好),至少一小时后再打开;出屋也一样,包好半小时以后才能用。这点至关重要,镜片外凝水不要紧,要是CCD凝水就比较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