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忌专题,影像场

  数码大潮的席卷而来给摄影带来了无比的便利性。但是需要反思的是,在技术面前“人”究竟是主宰还是奴隶?裹挟在思考逐渐被电脑蚕食的大潮中,有这么一群“逆流而上”者,他们坚信人的手工性永远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由机械所带来的摄影画面上他们通过手绘的方式增加了自己思维的维度。这时,摄影的客观性遇到了绘画的主观自由,这给作品带来的是全新的视觉样本,这些样本具有了主观性与客观性之外的第三性。[更多]

在当代艺术的背景中,他们探索用自己的方式混淆着摄影和绘画之间的界限,也许定性并不重要,他们探索的结果向我们展示了视觉艺术的多种可能性。

陈复礼和奥乌卡-莱蕾同处一个时代,却又相距万里。他们各自用本国化的艺术语言在“影画合璧”的方式上进行着突破和创新。他们各自创造了在本国传统审美框架下新艺术语言的高度。

在两个世界之间:奥乌卡-莱蕾

对绘画的需求以及对黑白现实的迷恋驱使奥乌卡-莱蕾将绘画与摄影相结合,并逐渐形成了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为了弥补单色摄影的不足,摄影的手工上色作为“影画合璧”的最初样式几乎贯穿在整个摄影史中。那时的人们也许没有主动的创作意识,但是却形成了“影画合璧”的审美基础。

  虽然“影画合璧”工艺向我们显示了视觉艺术可以具有的第三性,但是它对美术功底和对材料技法的掌握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者的门槛从而让它成为了小众的游戏。从创作形式上来讲目前多数的艺术家仍然没能脱离对旧时照片手工上色方式的模仿。其实就像摄影可以逐渐脱离画意而建立摄影本体语言一样,“影画合璧”的创作方式也理应形成更独立的表达方式。艺术需要时间的沉淀,媒介使用的新方向也需要同创作的能量更完美的契合,“影画合璧”的未来不知会走向何方,但是我想结果一定令人期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