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Rollei6008i高速连拍和震撼直击壮丽史诗般的神舟五号发射

沙漠之箭

唯一最近距离(约距离火箭300多米)用Rollei6008i高速连拍和震撼直击神舟五号千年飞天圆梦!

采用均衡对称构图,表现千年飞天圆梦的核心主题和发射起飞过程的宏大震撼场面。同时,表现世界先进水平的三垂模式,导流槽出口喷出的V字形燃气流象征胜利发射、成功发射!

不过在上网的电子文件中,由于受到尺寸限制,火箭上字体有些不太清楚的。在3200dpi高精度扫描的原始电子文件中,火箭上字体则非常清晰。甚至来反差很弱的金黄色的"神箭"两字都十分清晰,发动机喷口个个清晰。

不少人以为蓝天是我后期处理的,或者以为我加了偏振镜。实际上镜头前只加了一片UV镜,其它什么滤镜都没有加。之所以不辞劳苦,一定要跑到塔架正前方去,实施顺光拍摄,非常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取得纯正的蓝天效果,逆光拍摄根本不可能取得这种效果。原始反转片底片上的天就是这么蓝,并且蓝得更加鲜艳透亮。采用EPSON3170扫描仪进行3200dpi高精度扫描后,虽然扫描效果已经比较接近底扫,但是质量损失仍然比较明显。为了避免底片接触油性介质,我没有使用电分。

目测距离仅为300多米。戈壁滩空气透视度极好,火箭就像矗立在我跟前一般似的。鄙人是整个发射过程中唯一距离神舟、神箭和首飞航天员杨利伟最近的地面摄影师。真可谓:业余的比专业的更玩命。

至于300米的距离,对于我个人而言并不是最近的距离。90年代的其它任务中,我曾经在70米、100米左右的距离上都呆过,一次是来不及撤离到远处,于是就地爬在一条很浅的地沟里,另外一次是因为是工作需要,但是暴露在冲击波下的时间很短。后来了解到了冲击波和次声波对人体的危害(尤其是次声波危害),就再也没有走进过300米以内。即使在神舟五号发射任务中也没有再进一步闯进300米以内。

神舟五号发射的人员安全距离为大于1.2公里,留有余量的保守安全距离和心理安全距离约为1.5公里,800米是爆炸危险区(对于设施设备和人员),300米可想而知,只有想通了人迟早会从“有机物变成无机物”的道理,才敢把生死抛在一边,视恐惧为等闲。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是神舟五号发射任务唯一一组最近距离拍摄的、场景和过程最完整、成像质量最好的图片。具有无可置疑的珍贵史料价值!

在今日捷成图片社制作到60cm乘60cm的大照片,层次细腻,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颗粒。理论上可以高质量放大到1.5米见方。再放大一些也可以,但是质量就要下降了。这就是为什么下次我准备用45机器拍摄的主要原因。我的要求是能够放大到2米以上仍然保证基本上没有明显颗粒。

在300米的距离上,火箭发射时的大地震颤很显著,只能采用较重的三脚架或者采用较高的快门速度(后者是关键),我的Rollei6008i拍摄到最后一张时,底片上的地平线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倾斜,即便如此仍然张张清晰锐利,德国产品真的很牛!我其它两台尼康机器(配AF-S 80-200/2.8,AF300/4)在相同环境条件和参数条件下的拍摄结果,根本无法与禄来的拍摄结果同日而语!差距实在太太了!何况我的禄来实际上是安装在相对最小的一个三脚架上,主要是为了照顾尼康的“小钢炮”,结果日本“小钢炮”并没有为我争气,完全不敌德国“方盒子”!

实际上,对于我个人而言,对于发射实况已经司空见惯,对于发射瞬间通常不会感觉到有什么震撼。所谓震撼,都是相对于发射的重大意义和其他人的感觉而言的。

当然,毫不隐瞒地说,在火箭点火后,随着火箭屁股红光一闪和一阵轰隆隆的响声,我心里还是本能地祈祷了一句:老天保佑,千万别炸!

剩下的事情就是飞快地、串行加并行地操作我的3条快门线,操作反应速度实在是比火箭飞行速度还要快得多,此时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安全不安全!全神贯注之下,也根本感觉不倒什么轰隆隆的震撼。

2004年10月15日,在庆祝载人首飞圆满成功一周年之际,首飞英雄杨利伟回到了光荣而神圣的出征之地,并与我们进行了“回眸飞天时刻”的座谈会。我就落坐在杨利伟后面的座位上。我赠送了杨利伟一幅《胜利出征》作品,并请杨利伟为我的两幅《胜利出征》签名留念。

今天早上起来后,想起这事,就打开了我的宝贝珍藏,用数码相机简单翻拍了一下,翻拍得很不好,色彩全然不准确,就表示这么一个意思吧。

唯一真正让我感到大吃一惊的或者说“震撼”的事情,是我的其中一台主力相机Rollei6008i连拍了三张后突然没有动静了!我立即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故障”,听不到熟悉的马达卷片声音和反光镜、快门连动声音,虽然心里猛然有点发毛,但是毕竟也算经验老到,立即按照预案连续地按动快门线,熟悉的马达卷片声音又响了起来,在我的感觉里,此刻这马达卷片声音便是一切!它比火箭的轰鸣声音要美妙动听得多!你飞你的,我拍我的,活学活用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精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直到火箭最后一缕尾焰飞出了方寸取景器,我还在机械般地、不停地按动快门线,啪嗒嗒的声音依然在响个不停,意犹未尽。

直到我抬起头来,目送神箭神舟的远去,这才自言自语地自问:这么快就拍完了?杨利伟这么“轻松”就上去了?千年飞天梦想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就实现了?

忙活了这么多年后,反而让这一眨眼功夫的超音速般的忙活弄得有点回不过神来。没有激动,没有兴奋,却有些许茫然和困惑。一切皆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却又反而感觉到了有些不可思议。这是真的吗?我没有在做“白日梦”吧?

当我确信发射已经胜利地、成功地结束了,我才下意识地松开了快门线,原来我和我的宝贝相机一切都安然无恙,毫发无损!

考虑到相机刚才所出现的“故障”,我又莫名其妙地按动了几下快门线,结果仍然是“一步三动”。这时才检查相机,发现原来是连拍档位状态设置错误,在调整拍摄位置、扛着几十斤器材来回奔跑数百米后,手感失常,用力过大,档位开关拨过头了,打到了包围曝光三张连拍模式上,而不是打在不间断连续拍摄模式上,喘停心静后又忘记了检查状态,以为一切已经准备就绪。幸亏状态错误不太严重,而且应急处置正确果断迅速,否则必定遗憾终身!而摄影向来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庆幸的是:在最关键的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发射的历史瞬间,我与“遗憾”二字迎面而来又擦肩而过!俗话说得好:关键时候不能拉稀!

我很自豪地对自己说:这辈子我不再遗憾!与成千上万的航天人一样,我来了,我参与,我见证。

硝烟散尽,人皆散去,唯我伫立于发射场辽阔的戈壁大地,仰望着无限深邃的蔚蓝色穹宇,久久不愿离去。

直到命中注定有最后一辆远来的卡车把我连同几十斤重的宝贝器材一起pick up。晚上庆祝成功的会餐中,几杯酒下肚,这才激动兴奋起来,啊--!哈哈--!哈哈哈哈--!一通狂笑!

其实,更加确切地说,我原本并不想靠得那么近。但是,当我到了现场后,在距离发射中心800米开外漫长地等待了两个多小时,期间蹲了一次自然大号,在戈壁滩上留下了一些软硬适中的"黄金条"并用沙土细心掩盖好之后,太阳正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我感受到了一次不同寻常的日出辉煌。我顿时大彻大悟:关键时候不拉稀才是真英雄,人生只求辉煌和平淡,在平淡中求辉煌、等待辉煌,在辉煌后再求平淡、迎来平淡,没有辉煌,平淡就毫无疑义,人生就枉来一趟,伟大的历史机遇通常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永不再来!而我意识到这个伟大的历史机遇就在眼前,正等待着我去把握它!我苦苦地等待了多年的伟大历史瞬间不就正是它吗?我魂牵梦萦一直构思着的千年飞天圆梦图不就正是它吗?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已经在飞船返回舱内就位、即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出征太空,我在地面拍摄还犹豫什么?与此同时,原来按照常规逻辑思维考虑的安全顾忌问题,也一下子想明白了,不敢靠近不就是不相信自己、不相信产品质量、不相信航天员吗?何况对于产品质量自己还是心里有数的,不就是唯一担心那一件事情吗?就算作最坏打算,火箭也能够坚持一阵子,而只要能坚持这一阵子,我和杨利伟就都是安全的!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原地不动,难免随大流落入平庸。 冲上前去,就是精彩唯一、唯我独尊!就是既记录历史同时又创造摄影历史!说时迟那时快,想到这里,就一通百通,顿时大彻大悟,犹如神灵护佑、福星高照,幸运之神正在眷顾着我,指引着我。我不再犹豫,不再多假思索,瞬间就做出了“生死抉择”,立即抗起几十斤重的器材,义无反顾地冲上前去。这才有了前面所述的一幕。

我抱定一个信念:我与杨利伟同在,你安全我也安全,我安全你也安全,“不成功便成仁”,但我坚信这次发射只会成功,不会失败,更不会“成仁”。

我一生中的步伐从来没有这么坚定过。

我记得有位摄影大师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还不够近,应该靠近、靠近、再靠近。

这句名言,成为了我最重要的拍摄信条。

“冲上前去,就是精彩唯一、唯我独尊!就是既记录历史同时又创造摄影历史!”这句许多人看了觉得很不舒服。那沙漠之箭现在就把这句话改为“冲上前去,那就是很精彩的!那就是既记录历史同时又创造摄影历史中的一个瞬间片段!”